2018年全球经济展望:中国政策

发布时间:2017-12-22 13:55:17来源:财新网站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四十载风雨兼程,中国经济强势崛起,改革开放居功至伟;三十年复兴之路,中华民族迈向未来,改革开放换挡起飞。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认为,改革开放的内涵和形式也将相应发生变化。展望2018年及更远的未来,“改革的改革”、“开放的开放”将是中国政策的主题词。“改革的改革”包含三个转变:从释放红利到创造红利,明确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完善国家激励机制;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通过提振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内生增长;从增量调整到结构调整,顶层设计和底线思维并重,平衡好增速与增质。“开放的开放”亦包含三个转变:从较低层次到更高层次,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从商品输出到信用输出,完成金融开放,并获取全面市场经济地位;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引领,为全球发展和世界秩序塑造做出积极贡献。我们判断,“改革的改革”、“开放的开放”将创造新的发展动能,市场有理由对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充满信心。


  


新时代,新起点,改革开放再出发。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成绩斐然,不仅对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了日益重要的带动作用,也令世界约20%的人口迈入中等收入门槛。改革开放,正是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改革的要义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开放的核心是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改革是开放的基础和起点,开放是改革的拓展与延伸。十九大报告高度肯定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也在36年后做出了关于主要矛盾的新论断,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正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也将不忘初心、增加内涵、再度出发。“改革的改革”、“开放的开放”,反映了在世情、国情发生重大变化下施政理念和举措的与时俱进,表达了中国作为世界重要一员对于全球发展的大国担当,体现了为更多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勇气和自信。


  改革的改革,从释放红利向创造红利转变。与西方的经验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起点是建立市场,而非完善市场。通过创造经济主体、引入市场要素、重塑激励机制,中国近四十年来的改革释放了积蓄已久的潜在红利,推动了资源的有效流动,带动了广大人民实现温饱、奔赴小康。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留下来的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单靠红利的被动释放不足以支撑改革动能的持续,需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创造新的改革红利,来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创造红利从根本上依赖于市场功能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强调准确把握“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关系。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超长周期崛起的根本动力是对于微观个体动能的国家激励。在改革开放近40年之后,激活下一个超长期崛起,需要更加尊重主体能动性,保障民生福利,积极培育中国梦的微观基础,“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改革的改革,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中国改革的方向,不是人为外生决定的,而是发展阶段内生决定的。就经济发展三要素而言,人口、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构成了长周期发展的核心动力。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充足的劳动供给和持续的资本积累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基本元素。在刘易斯拐点已至、资本边际效用递减的阶段,提振全要素生产率将成为更重要的发力方向,也是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提升经济效率的关键。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减速增质的关键时期,平滑、保护并加快增长动力机制转换是改革再出发的目的,创新驱动即这一内生动力机制的核心。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我们认为,当今世界正在孕育新一轮技术革命,绿色和共享也正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产业机遇。未来的科技创新将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对低端产业、低成本劳动力、资源环境的过度依赖,引领制造方式、产业形态的巨大变化,建立经济的内生可持续性。立足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依托于十三亿人口的大市场,将局部与个体的小突破扩展为全局和总体的大创新,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深度融合,将会为新时代中国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改革的改革,从增量调整向结构调整转变。近四十年来,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中摸着石头过河,既没有实施“休克疗法”,又没有被动“等、靠、要”。改革并不急于全面铺开,而是在物质基础逐步丰富、劳动力得到解放的基础上,从农村改革开始,再扩展到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与转型。从区域分布来看,增长极也经历了自东往西、均衡向非均衡、极化到扩散的转变。但随着改革在各个领域的推进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显著提升,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已经从单纯的物质贫乏转变为更加关注非物质需要和发展质量。只考虑局部均衡而忽视一般均衡只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政策掣肘甚至矛盾,这是改革更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出发点。我们认为,从增量调整向结构调整转变的过程中,要同时关注顶层设计和底线思维,其核心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防止系统性风险二者的并重。顶层设计有助于确立清晰的政策理念、改善政策的协调性、打破部门利益的固化,平衡好发展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发展始终是硬道理,在发展中解决结构失衡、两极分化、利益藩篱、阶级固化等复杂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底线思维则提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演化中稀缺的稳定性,经济增长需要必要的托底,改革政策需要务实的推进,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稳字当头,才能在新时代稳健前行,积硅步而至千里。


  开放的开放,从较低层次向更高层次转变。长期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主要体现为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出口赚取外汇和招商引资,解决了发展过程中关键的资本来源问题,让中国制造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催生出不少结构性矛盾,比如“重商主义”带来的恶性竞争、外汇储备持续积累造成的资源浪费等。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我们认为,开放战略也将与此相适应,进一步加快提升层次:从出口中低端产品为主到更多出口高端产品,以适应并促进产业升级;从扩大出口为主到进一步扩大进口,以改善整体福利、解决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从货物贸易为主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以增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改变其长期以来的逆差状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经常项目开放到资本项目开放,循序渐进完成资本项目开放的“最后一公里”,以助力中国金融市场的长足进步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从特区开放到更多区域开放,以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从以开放为“特例”到以开放为“惯例”,在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及负面清单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以顺应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将开放从政策变为文化。


  开放的开放,从商品输出向信用输出转变。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征程将经历贸易开放、金融开放到获得全面市场经济地位的“三步走”,其中第一步、第二步都已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其关键标志分别为:在经历15年的谈判后,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2015年果断实施“811汇改”后,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如果说贸易开放主要带动了商品走出国门,那么后两步开放则意味着中国将逐步为全球提供与自身经济体量相称的国际信用。在当前由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世界,人民币国际化是金融开放的重要抓手和主权信用输出的关键体现。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有赖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其着眼点不仅限于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更要关注人民币在不同领域的国际使用。在以市场经济规则为核心的全球经济贸易体系中,获得全面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经济体制受到全球认可的里程碑。我们认为,中国需要用更高标准的开放来兑现承诺、稳定预期,一方面继续完善用对外开放促进甚至倒逼国内改革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强化自身作为国际化大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开放的开放,从被动跟随向主动引领转变。近四十年来,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乘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充分发挥了内外动能的协同,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改变了世界经贸格局分布,成为开放世界秩序下主要的受益者和推动者之一。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近六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均超过30%,与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一起构成“双核”,对世界经济的决定性日益巩固。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步伐来看,也是从先迈向世界舞台、被动适应国际规则,到参与对现有世界秩序和治理体系的边际改革,再到走近舞台中央,积极布局国际战略,努力引领和塑造世界秩序。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反映了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现实期待。二战之后形成的全球秩序已无法反映当前国际影响力的分布,特别是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崛起为无法忽视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是改变世界利益分配失衡格局的必由之路。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是为中国梦的实现努力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在逆全球化回潮、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一带一路”建设彰显了中国积极主动走向世界、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随着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经济之外其他领域的“走出去”也会越来越多,比如在和平崛起的前提下,中国逐渐从陆地深入海洋,在军事反恐、深海探测、资源利用等方面锋芒初露。长期来看,中国也将成为全球公共产品最重要的提供者之一。


  新时代的改革开放蕴含新机遇。“改革的改革”,核心在于国家激励机制的确立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混改”将为民营经济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新兴科技将助力中国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消费升级将更注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房子是拿来住的”将为民生领域的其他政策提供示范。底线思维始终贯穿中国经济全局,监管改革会着力于从机制上防止系统性风险,让长周期的方向理性超越短周期的市场亢奋。“开放的开放”,依托于大市场的完善和新经济的变革,服务贸易的开放和市场软环境建设有望成为先头兵,更多的双向交流最终将令开放从政策转变为文化。金融开放会倒逼金融改革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望走上快车道,资本市场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一带一路”建设将带来内外经济的共振,成为全球化复苏的重要推力。“改革的改革”、“开放的开放”,顺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并将创造新的动能,市场有理由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